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比赛信息 > 新闻资讯 > 正文

全英赛见证羽球发展历史堪称孕育传奇的舞台-羽毛球比赛规则

发布日期:2015/12/10 11:53:49 浏览:811

罗那奥运会)。而乃至人类史上第一届奥运会,也不过只早于全英公开赛三年而已(第一届奥运会举办于1896年的希腊雅典)。你也许会问我,这能说明什么?我会告诉你,世锦赛和奥运会更多意义上代表着这个项目上的王者和人类运动史上的辉煌成就,而全英公开赛更能够代表羽毛球这项运动的文化发展。

20世纪初的全英公开赛

由此,我们再回顾一下羽毛球文化的起源。关于羽毛球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中国发明的,有人说是日本,有人说是印度,有人说是英国,这里,我个人不多加阐述。

以第一部羽毛球比赛规则的出现作为羽毛球文化风行的起源:1875年,世界上第一部羽毛球比赛规则出现于印度的普那。三年后,英国又制订了更趋完善和统一的规则,当时规则的不少内容至今仍无太大的改变。1893年,世界上最早的羽毛球协会——英国羽毛球协会成立,并于1899年举办了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全英公开赛前身)。也就是说,全英公开赛是真正意义上的“史上第一个羽毛球公开赛”。距离羽毛球这项运动的产生只有24年,也就是说,它是第一个真正推动羽毛球发展的比赛。在之后的106年里,除了战争时期(全英公开赛终止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915至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是1940至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公开赛,一直坚守在羽毛球文化推广的前线,直至今天,风雨无阻。

20世纪初的全英公开赛

横穿三个“兵器时代”

我们再回到羽毛球的“兵器时代”。上世纪70年代之前,由于历史背景以及工艺技术的限制,羽毛球拍大部分是用木材和钢管拼接而成,又重又容易断,抗压性特别差,我个人称之为“木拍时代”。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由于科技的进步,铝合金逐渐成为羽毛球拍的主要制作材料,比木质的羽毛球拍坚硬,而且抗扭、抗压性都比较强,我个人称之为“铝拍时代”。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碳素、钛合金、高强度碳纤维逐渐成为市面上的主流羽毛球拍制作材料,这些材料更轻、抗压性更强,让羽毛球拍的生产厂家在球拍硬度、球感、性能上都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我个人称这个时代为“钛纤拍时代”。

回到本文的主题,全英公开赛和羽毛球拍的发展又有什么关系呢?是的,你可以看到,只有全英公开赛横跨了“木拍时代”、“铝拍时代”和“钛纤拍时代”,这就是说,这三种兵器都出现过的比赛仅有全英公开赛。从现代营销学的角度来说,目前很多厂商之所以都借助于全英公开赛的影响力,在比赛期间发布品牌最新产品,我想也不无道理。

历史上的羽毛球拍和羽毛球的模型

那些不应被忘记的人物

在羽毛球世锦赛和羽毛球还没进入奥运会之前,全英公开赛一直扮演着授予羽毛球界最高荣誉的角色,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今天全英公开赛依然有“小世锦赛”美誉的由来。所以,那些曾经站在全英之巅的王者们,都应该被羽毛球历史所铭记,因为他们对羽毛球这项运动的贡献是巨大的。下面重点列举两位全英史上的重要人物。转播到腾讯微博

乔治·汤姆斯爵士

国籍:英国

在役时间:1900年至1930年

个人成绩:4次男单冠军、9次男双冠军和8次混双冠军。

乔治·汤姆斯爵士的第一次出现是在1901年的全英公开赛上,1903年全英公开赛,他获得了混合双打冠军,1906年获得了男子双打冠军。值得一提的是,他曾连续四届获得男子单打冠军。在那之后,他担任了国际羽联第一任主席,并致力于普及羽毛球运动。作为对他长期服务行为的尊重,现在的汤姆斯杯男子世界团体锦标赛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转播到腾讯微博

贝蒂·尤伯

国籍:英国

在役时间:1930年至1940年

个人成绩:1个女单冠军、4个女双冠军和8个混双冠军

贝蒂·尤伯第一次获得混双冠军是在第27届全英赛上,1937年全英赛,她还获得了个人第一个女单冠军。令人难忘的是,她一共获得过8次全英赛混双冠军,她在赛场上难以置信的稳定性(或一致性)为大家所公认。现在,著名的尤伯杯女子世界团体锦标赛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现在,世界上有5个比赛的冠军可以荣获“世界冠军”的称号:羽毛球世锦赛、奥运会、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尤伯杯。之前提到了,在羽毛球世界锦标赛和羽毛球项目进入奥运会之前,全英公开赛充当了它们的角色,也就是说,对于那个年代的羽毛球选手而言,全英公开赛的冠军就是当时的世界冠军。

而汤姆斯杯和尤伯杯的由来更是与全英公开赛有着血浓于水的联系,两位传奇人物都起源于全英公开赛,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羽毛球团体赛也有了能够赋予最佳运动员“世界冠军”的荣耀,这是何等渊源。所以,我个人认为,全英公开赛甚至可以说是世界羽毛球大赛发展的起源。

汤姆斯杯和尤伯杯

充满历史沧桑的场馆

缘,妙不可言。我作为一个普通的羽毛球狂热爱好者,也和全英公开赛颇有缘分。举办全英公开赛次数最多的两个体育馆,一个是伦敦温布利体育馆,另一个是伯明翰国家市内体育馆(当时还叫做TheNIA体育馆,现已更名为Barclaycard体育馆)。

2011年7月,我应在英国留学的同学的邀请,从荷兰去伯明翰国家室内体育馆参加全英羽毛球爱好者赛,荣获业余组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冠军。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冠军,对于我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年8月,在伦敦温布利体育馆举办了第35届羽毛球世界锦标赛,而幸运的我正好在现场,并见证了那一场林丹与李宗伟的世纪之战。最终,林丹在最后的关键分力挽狂澜,在第3局以23比21战胜了李宗伟,第四次夺得世锦赛冠军。

要知道,这两座古老的、足以让羽毛球爱好者朝圣的体育馆,流淌着多少年羽毛球的血脉,有多少羽毛球先烈们在这里洒下热血,获得一个又一个世纪殊荣。而这一脉羽毛球血液的源头,源自于最古老的全英公开赛。

全英公开赛一直在完成着它推广羽毛球运动、发展羽毛球文化的使命,我想,这是历史赋予它的责任。

文章的开头,我说,全英公开赛是一个孕育传奇的舞台。

我想,我错了,全英公开赛,它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最新新闻资讯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